本篇文章3687字,读完约9分钟

9月15日,《巴伦周刊》再次发布了一份文件,称在彻底审查了阿里巴巴的反对意见后,《巴伦周刊》坚持报道内容,只有一处错误除外。


网易财经在9月16日,《巴伦周刊》在9月15日再次发布文件,称在彻底审查了阿里巴巴的反对意见后,《巴伦周刊》坚持报道内容,只有一处错误除外。

此前,阿里巴巴集团曾致信《巴伦周刊》(Barron's Weekly),表示反对《阿里巴巴:为何股价可能进一步下跌50%》的封面报道,指出该报道“包含错误信息,并选择性地使用信息。”

在这方面,《巴伦周刊》彻底调查了阿里的反对意见,承认有错误并做了相应的解释:《巴伦周刊》在讨论每位购物者的年消费量时犯了一个错误,威尔金森在信的第三点讨论了这个问题。我们大大低估了美国在线购物者的年平均在线支出。威尔金森1655美元的数据大体上是正确的。然而,这并没有改变我们的结论:与美国的网上购物者相比,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其客户在网站上的花费惊人。阿里巴巴的交易量和用户量数据显示,其用户平均在网站上花费1215美元,这几乎是美国消费者所有网站花费的75%。考虑到美国的人均经济产出是中国的七倍,这个结果是令人惊讶的。

巴伦周刊回应阿里:承认1处错误 但坚持报道结论

此外,《巴伦周刊》澄清称,未来一年的报价市盈率是基于未来四个季度的预期收益,而非2016年。

相关新闻:

巴伦周刊:阿里的股价将在未来继续下跌50%

美国《巴伦周刊》的封面文章质疑阿里巴巴,认为阿里巴巴的股价将继续大幅下跌。主要不利因素是:中国宏观经济下滑;电子商务面临来自京东等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阿里巴巴独特的企业文化和政府监管。

阿里回应巴伦周刊说,他的文章包含事实错误

据彭博社(Bloomberg News)报道,阿里巴巴集团给《巴伦周刊》(Barron's Weekly)编辑埃德温·芬恩(Edwin Finn)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回应《巴伦周刊》(Barron's Weekly)的一篇文章:阿里的股价在未来将继续下跌50%,称这篇文章“包含事实错误,有选择地披露信息。”

原文如下:

阿里巴巴提出抗议,但我们一直坚持我们的封面报道

在彻底研究了阿里巴巴的反对意见后,《巴伦周刊》坚持报道的内容,只有一个错误除外。

阿里巴巴集团致信巴伦周刊,表示反对我们9月14日发表的题为“阿里巴巴:为什么可能进一步下跌50%”的封面报道。信的全文如下,其中指出报告“包含错误的信息,并有选择地使用信息。”在彻底研究了阿里巴巴的反对意见后,《巴伦周刊》坚持认为,除了一个错误,这份报告是可靠的。我们在信后解释了错误。

亲爱的编辑:

你的杂志在9月12日发表的耸人听闻的文章《阿里巴巴:为什么它会进一步下跌50%》缺少三个关键要素——诚信、专业和公平。我们认真对待关于我们公司的报道,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些事实。乔纳森·瑞安的文章包含虚假信息并选择性地使用信息,他的结论具有误导性。以下是这些错误的一些具体例子。

1.瑞安暗示,阿里巴巴的股价可能会从目前的水平下跌50%,这也是文章的标题。瑞安的基本原则是基于他的误判。与易趣的15倍相比,我们的预期股价回报率是来年预期回报率的25倍。

瑞安指出,我们未来一年的股票市盈率应该是2016年,但他所报的25倍的股票市盈率是基于2015年的预期收益进行分析的。这是误导。如果股价与收益之比是指“未来一年”(即2016年),根据对2016年预期收益的分析,阿里巴巴的股价与收益之比可能是20倍。

将阿里巴巴和易趣的股票市盈率进行比较是有缺陷的,因为易趣并不在中国运营。显然,它将比我们中国的互联网同行更有意义。腾讯和百度2015年的收入估计分别是31倍和24倍。

瑞安引用了他对2007年至2012年间我们在香港上市的企业对企业子公司的历史解读,作为阿里巴巴的股价指引,但他忽略了几个重要事实:(1)2008年,大多数企业都遭遇了全球金融危机;(2)2007年至2011年,我行企业对企业子公司收入由21.63亿元增加至64.17亿元,调整后净利润由6.19亿元增加至17.13亿元,同比增长近三倍;(3)从2007年11月企业对企业以13.50港元的价格上市,到2012年6月以相同价格私有化,香港恒生指数最大的领先证券下跌了34%。

巴伦周刊回应阿里:承认1处错误 但坚持报道结论

2.瑞安表示,竞争对手“正在蚕食阿里巴巴的市场份额”,动摇其作为中国电子商务领导者的地位。对于这一论断,瑞安唯一的支持者是英国《金融时报》研究服务机构对网上购物者的研究。

瑞安列举了一项调查,该调查依赖于数量有限的受访者,没有任何地理基础、方法或任何方面表明该研究已被公开披露。

我们的淘宝和天猫市场在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处于无与伦比的领先地位。根据艾瑞咨询,在天猫的企业对消费者领域,我们的市场份额是下一个的两倍多。

3.瑞安试图通过以下几点质疑阿里巴巴的财务报告和经营指标:(1)阿里巴巴报告的活跃买家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的对比;(2)“平均每用户年成本”似乎是从阿里巴巴给出的总交易量和活跃买家数量来衡量的,这表明阿里巴巴网上购物者的消费超过了美国网上购物者的平均消费;(3)“总用户中用户的平均消费”在阿里巴巴市场中国公民的人均零售支出中占很大比例。

巴伦周刊回应阿里:承认1处错误 但坚持报道结论

首先,阿里巴巴得到了我们的财务报告和运营指标的支持。

截至2015年6月30日,阿里巴巴宣布拥有3.67亿活跃买家,这反映了12个月期间中国零售市场的用户数量。瑞安先生似乎将这一数据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去年发布的中国网上购物人数进行了比较。然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7月的最新数据,截至2015年6月30日,中国网上购物人数为3.74亿。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最新报告,考虑到阿里巴巴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阿里巴巴在线市场有近3.74亿活跃买家并不奇怪。

巴伦周刊回应阿里:承认1处错误 但坚持报道结论

“平均年用户成本”是基于阿里巴巴12个月的总交易量除以过去7个季度(瑞安先生指出的时间段)12个月的活跃买家,实际上是平均6759元或1056美元(按6.4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计算),而不是瑞安先生计算的1215美元。

更重要的是,瑞安先生关于美国网上购物者年平均消费的报告显然是不正确的。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2014年美国电子商务零售总额达到2980亿美元。根据弗雷斯特研究公司的预测,我们估计2014年美国有1.79亿在线购物者,那一年美国人的年平均在线消费为1665美元。瑞安给出的数字高于美国73%的平均网上购物消费。瑞安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阿里巴巴计算错了“每个用户的平均年成本”,并忽略了美国消费者的平均年成本。

巴伦周刊回应阿里:承认1处错误 但坚持报道结论

将阿里巴巴购物者的年平均网上消费与中国公民的平均零售消费进行比较是不恰当的。在阿里巴巴平台上,购物者是第一批开始使用技术的人,通常是城市和富人。因此,把阿里巴巴的数量和中国简单的零售经济除以13亿人口(包括6亿农村人口)的比较是有缺陷的。

4.瑞安对阿里巴巴战略的评论表明,他对电子商务以及阿里巴巴的优势和战略缺乏了解。我们在首次公开募股的年度报告和季度业绩更新中明确透明地披露了这些信息。他写道:“阿里巴巴除了网上购物之外的许多投资——如媒体、娱乐、物流和云计算——似乎更多的是为了欺骗投资者,而非增加收入。”

瑞安没有意识到一个基本要点:物流是电子商务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阿里巴巴致力于整体客户体验,因此我们将继续投资改善交付体验。重要的是,我们的主要物流战略是与其他公司合作,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规模,如与我们合作的14家大型快递公司、服务于大型战略联盟的海尔电子物流分公司的rrs,以及最近宣布的与苏宁的物流全渠道零售战略联盟,苏宁是中国最大的电器零售连锁企业,拥有1600家门店。这与你的资产有多雄厚或者你裁员多少无关。

巴伦周刊回应阿里:承认1处错误 但坚持报道结论

阿里巴巴的云计算业务正在运行,因为我们拥有尖端技术和源自核心业务的规模优势。瑞安先生似乎不承认美国的亚马逊也有巨大且不断增长的云计算业务。

对阿里巴巴来说,媒体和娱乐项目是新业务。我们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为中国的媒体和娱乐市场自古以来就比美国小得多。我们相信中国传媒娱乐业未来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我们已经声明,在这项业务的早期运营中,我们将进行投资并承担损失。

5.瑞安表示,“阿里巴巴集团的股东实际上并不经营自己的公司……”,这是指中国企业通过“可变利益实体”形成的“虚拟所有权”或vie结构。

这些声明具有误导性。阿里巴巴股东享有其中国子公司100%的企业股份。截至2015财年年底,阿里巴巴占据了公司95%的硬件资源,产生了86%的股息收入。这些都是全资子公司,不属于vie。通过拥有阿里巴巴的股份,我们的股东拥有这些资产,并可以直接获得全资子公司运营股息产生的现金流。

中国关于限制外资所有权的法规明确规定,在中国公民合法拥有的商业实体中,如互联网内容提供商许可证。这些实体被称为“可变利益实体”,它们安排合同以确保阿里巴巴集团获得可变利益实体产生的经济利益,并将可变利益实体的经营成果合并到阿里巴巴集团的财务报表中。对于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来说,Vie结构非常普遍,包括我们的大型同行百度和腾讯。

标题:巴伦周刊回应阿里:承认1处错误 但坚持报道结论

地址:http://www.jcpa.cn/blgxw/10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