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91字,读完约5分钟

李教授正在兰州大学旱地农业生态定位试验站观察牧草生长情况。(柴秋实摄)

400毫米等沉淀线是什么意思?

有些人会告诉你,这是我国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认为,西北前线是一个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也是他30多年来一直痴迷的地区。如何用生态思维解决旱地农业问题,是李凤河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努力寻找的答案。

提高山谷或低坡的生产力,增强山下农业生态系统的“造血”能力。

记者和李教授开车从兰州市区来到兰州大学旱地农业生态定位试验站。

由于下雨,陡峭的山路变得泥泞不堪。从市区开车90公里到测试站所在的榆中县中川镇需要3个多小时。不过,李对还是挺高兴的。在年降雨量不足300毫米的山区,雨水总是孕育着更多的希望。

连绵的沟壑、长长的黄土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极大地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李由衷地说,长期以来,由于农耕习惯的急剧增加和历史遗留下来的人口压力,这些生态脆弱的地区不断遭到开垦破坏,造成风蚀、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在黄土高原,他亲眼目睹了不加控制的开垦、过度放牧和极端砍柴导致了地表植被的严重破坏、土壤侵蚀和沙尘暴。

就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的生态恢复而言,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促进恢复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李说,除此之外,还应增加山谷或低山坡的生产力,以增加生产和收入。这将使大量生产活动从山区转移到山区,并提高山区农业生态系统的“造血”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位于山顶和山脊上的生态脆弱地区也可以有喘息的空间,按照自然规律进行恢复。”

李:来绿色旱地

在半干旱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如何解决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20世纪80年代,李的老师赵松岭教授敏锐地认识到,解决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出发点必须是回到解决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上来。

"要在西部进行生态研究,我们必须首先解决民生问题."李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生态恢复和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以集水农业为核心的雨水高效利用理念为旱地农业大幅度提高单产奠定了科学基础。

为了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大幅度降低人口的土地利用强度,从而缓解生态环境压力,使退化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和逐步恢复,李一行从这一思想出发,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以集水农业为核心的雨水高效利用的思想,为旱地农业大幅度提高单产奠定了科学基础。

孟克勤(音译)是忠良川乡九川村的一名村民,他没有想到在山上种植优质玉米并在自己手里长得这么好会让几代人感到困难。

在这个海拔近2500米、年平均降雨量不到300毫米的小山村,农民们第一次尝到了科技带来的好处。“不仅是玉米,我们的小麦年产量也从过去的2000公斤增加到现在的7800公斤,变化很大。”孟叔叔说。

这离不开李教授和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缺水是水土流失、生产力低下、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的根源。“黄土高原大规模长距离调水的可能性很小,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非常贫乏。”李介绍,最有效的方法是就地人工富集自然降水,并将富集的降水用于农业生产,即集水农业。

“现在地里有足够的食物,我们还可以卖更多的玉米。谁去山上清理荒地?”在孟克勤看来,山顶上现在有更多的荒地,山又变绿了。

“近几十年来,黄土高原的气候呈现出变暖和变干的趋势,气温上升,降水减少。这一趋势的直接后果应该是严重的植被退化。”李告诉记者,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的半干旱地区,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有了显著提高:从1978年的25%到1998年的29%,到2010年达到46%,目前基本保持在这个水平。

旱地农作物基本上是一年一种,研究必须按照自然规律进行

2015年11月,第26届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大会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鉴于李在旱地农业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2015年农业科学奖。

"我是一个农民,我的研究离不开土地."李告诉记者,农业生态学的研究最终必须回归土地并指导实践,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种植论文”。“旱地农作物基本上已经生长了一年,所以我们的研究也必须按照这样的自然规律进行。”

在兰州大学旱地农业生态定位试验站,记者见到了李的几位研究生。在学生眼中,李是一个严格的老师。“两年前,李小姐身体不适,不能住院。她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还在修改我们的论文。”李明博士告诉记者,李将对每个研究生论文的3个以上的草稿进行逐字逐句的修改。

在这个只有10个小平房的测试站里,包括宿舍、实验室和厨房,学生们必须自己做炉子和做饭,互联网将是断断续续的。

“那些学生必须去地里做‘农活’。老年人和年轻人即使在太阳高的时候也必须坚持。非常苦。”这个实验站租了几英亩属于孟克勤家的土地,所以他经常看到学生在地里做实验。"不管你有多痛苦,你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孟叔叔说。

李对记者说,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优化各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可以大大提高农牧业产品的生产能力,保持系统的灵活性,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促使其成为具有粮食生产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的水库或稳定器,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柴秋实)

《人民日报》(第14版,2017年6月14日)

职责:卢思宇张洋

标题:李:来绿色旱地

地址:http://www.jcpa.cn/blgxw/1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