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05字,读完约5分钟

据新华社6月12日北京报道,6月13日是第五个全国低碳日,今年低碳日的主题是“工业低碳发展”。随着全球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强化和创新成果的日益丰富,工业低碳发展的“绿色清单”越来越美丽。

变废为宝重视创新

环境管理效率

鹤岗集团邯郸钢铁公司的大厂区看起来像一座“钢铁之城”,但令邯钢工人自豪的是,整个厂区“用煤不看煤,看不到材料”

炼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但如果回收得当,不仅可以抵消能耗成本,还可以实现能源效益。这就是行业内不断竞争的“负能炼钢”技术。

记者闫报道:邯钢近年来已建成50多个节能减排项目,使整个生产过程达到中国清洁生产的先进水平。根据低碳发展的理念,邯钢能源中心年发电量超过20亿千瓦时,自备发电可满足邯钢新区80%以上的用电量。

作为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TEDA一直在探索可持续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记者毛振华报道:TEDA环保局副局长宋玉妍表示,该区已对该区主要行业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该区企业电子垃圾回收率不高。因此,一项由政府计划牵头并引入“连锁补充项目”的计划开始实施。

为完善辖区内电子信息产业的循环经济链条,年处置能力3万吨危险废物的泰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已投产,实现了电子废物的循环利用。该公司工程师张效诚表示,经过拆解和加工,贵金属等都可以进入下游企业实现回收。不久前,开发区还引入了“环境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环境诊断”服务。

秸秆处理产业化脱贫致富新途径

现在是北方的小麦收获季节,焚烧秸秆已经成为基层工作的“关键工程”。但今年在山东的许多地方,许多农民将小麦秸秆卖给生物质发电厂,赚取“额外收入”。

记者汪洋报道:在平阴县东垭镇北石村,小麦被收割后打包成重达20公斤的长方体形秸秆。51岁的葛承江在承包的12亩农田上扛着稻草。葛承江为记者计算了一下账目。现在,通过向生物质发电厂出售秸秆,他每年至少能赚8万元。

去年8月,运城引进山东七泉生物质发电厂,将全县秸秆废弃物变废为宝。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光岱表示,该项目每年支付约1.2亿元购买燃料,帮助约1万个农民家庭脱贫。

环境治理是有效的,没有必要再受辱了。

环境管理不仅为工业企业节约了能源,减少了排放,而且使工厂的生产能力更加舒适,车间的工作更加人性化。

记者于贤红和冯雷报道:“看着相机,我拍下来了。”几名身着制服的女工聚集在标志性建筑“园区大门”前,在江西省湖口县金沙湾工业园中央休闲广场拍照。

“过去上班非常困难。风把沙子和石头吹走了。”江西杭氧平岗燃气有限公司员工谢燕菊动情地说。

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电解分公司锌作业区的工人刘红军也有同感。“既然企业已经安装了除尘设备,就不必再受气了。”

记者石报道,吕林燕钢铁集团下属的涟源钢铁集团的首席技师陈启福感觉更细腻:“到处都是让人害怕的铁矿石。现在,走在一棵大树中间会让每个工作的人都放松和快乐。”

早期,焦炉煤气作为炼焦的副产品,只能在回收不足的情况下白白燃烧。工人们称之为“灯笼”。

安徽神高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靠近大型“天灯”制造商新亚星焦化公司的化工企业。神高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智民看到“天灯”时,总是很苦恼。

记者杨定淼报道,"天灯"现在已经成为过去。新亚星焦化公司的天然气管道铺设到周边地区,辐射了许多化工厂。以前的“天灯”已经成为一种清洁高效的生产原料。

新亚星焦化公司总经理孙光义表示,在本区域企业集团节能减排分步利用项目中,燃气轮机产生的高品位热能首先直接用于发电,燃气轮机排放的中品位热能用于驱动蒸汽机进行第二阶段发电,工业蒸汽在第三阶段提取,并根据周围企业的不同需求提供。“仅这一项每年就能节约10万吨标准煤和1415吨二氧化硫。”

记者朱涵报道:“夏季是用电高峰。企业的生产任务安排得很满,但他们不像以前那样担心电力会影响生产。”由于使用清洁能源,浙江嘉兴福莱特玻璃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得到保证,因为该公司的大屏幕可以实时播放屋顶光伏电站的发电情况。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但长期以来,一旦发动机报废,它只能变成一堆废铁。如今,通过专业的再制造,发动机已经变废为宝。

记者张健报道:进入一汽解放西柴再制造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核心仓库里生锈的旧发动机。经过再制造过程,它变成了一排印着“再制造”标志的锡木再制造发动机。

一汽西柴再制造基地投产六年来,已有5000多台再制造发动机进入市场。回收产品附加值超过1.25亿元,回收钢材18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00多吨。

绿色“再生”:查看账目,查看排放量

低碳产业的发展改善了公众的生活,也为工业产品的废弃提供了新的方向。

记者倪元金报道,在北京的一些社区,“再生人”的员工“穿衣人”开着一辆标有“家居回收用品和日常用品配送”字样的小车,按照用户定制的“最方便时间”和“服务周期”在家中定期收集废品。

“普通人”和“再生人”之间的联系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再生”。目前,“回收人”每月回收500多吨废品。塑料瓶、易拉罐、显示器和其他电子废品不需要担心“无处可去”两年半前推出的“重生”应用已经覆盖了北京近300个住宅区,进入了约20万个家庭。(新华社)

责任:张洋

标题:低碳发展改变公共生活

地址:http://www.jcpa.cn/blgxw/1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