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85字,读完约3分钟

父母在远方,没有父母在身边,没有人负责读书,我的心很无聊。这首顺口溜反映了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缺乏关爱和教育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儿童的成长令人担忧,关注留守儿童刻不容缓。

11月20日,文永贵和张小敏来到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店水街活石小学,为这里的孩子们捐书。书比衣服更能温暖人心。对这些孩子来说,书是最好的伴侣,这使他们不再孤独。

除了书,这笔捐赠还包括桌子、椅子、书架和地球仪。这一行动联合了当地政府的相关部门、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和图书馆计划,旨在建立一个小学图书馆,不断传播知识,造福中国儿童和教师。

在霍石小学门口,写着青春燃烧、无怨无悔、艰苦奋斗、以仁义教育人的对联。学校教育是继家庭教育之后的第二课堂。在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学校教育上努力工作?

目前,重庆已经在30个区县的31所寄宿制学校试行了4+1模式。所谓“4+1”,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格素质教育、心理情感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营养健康教育。经过一系列的活动,如在学校设立家庭电话室、在家里看望学生、每月给孩子一次集体生日、请专业心理教师给学生心理辅导等,留守儿童问题得到了改善。

然而,这些远远不够。留守儿童问题由来已久,不可能一蹴而就。四川是留守儿童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每年都有大量的四川部队外出寻找生活,留下他们的孩子和他们的祖父母一起生活。当农民工外出时,他们看起来冷酷无情,但他们却无能为力。他们经常说我们出去谋生只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事实上,有足够的食物和衣服并不意味着幸福,因为我们在这些孩子的脸上看不到或感觉不到幸福。

让“留守”不再孤单

由于长期的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这些孩子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厌世、自闭症、叛逆、空空虚、自卑、胆怯和缺乏精神寄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许多孩子以网吧为家,沉迷于游戏,在虚幻的世界中寻求精神寄托。这些孩子一旦沉迷其中,就无法自拔。如果没有及时的关注和教育,这些孩子很可能成为问题少年。

让“留守”不再孤单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洪亮老师曾经说过:“留守儿童最需要关爱,但他们的教育往往停留在底线:只要把他们团结在一起,初中毕业后他们就可以出去工作了。”显然,留守儿童的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底线,而应该努力为儿童打开一扇知识之门,让他们远离网络游戏,在书海中健康成长。

关注留守儿童,仅靠个人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呼吁更多的社会成员加入进来,携手努力,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出贡献。张小敏说。社会关怀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让物质和精神融为一体,孩子们才能重获笑容。幸运的是,在这条公益路上,文永贵和张小敏以及他们的团队一直坚持

标题:让“留守”不再孤单

地址:http://www.jcpa.cn/blgxw/16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