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73字,读完约3分钟

在14日上午的两会信息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的提问时说:“元朝有一位叫黄公望的画家,他画了有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后不久去世了。 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现在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我希望有一天两幅画会合成一幅画。 画就是这样,人为什么吃得消? 》以下是温总理提到的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富春山居图”及其概要。

【要闻】资料:《富春山居图》及简介(图)

《富春山居图》,长33厘米,宽636.9厘米,纸质书,水墨。 画始于至正七年( 1347 ),至正十年完成。 这幅图经过一千年,给世人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据说清朝初期收藏这幅画的收藏家吴问卿在弥留之际殉火,被侄子从火中夺走裱装,被称为“残山图”,现在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 另一大段深深地藏在清宫里,运到了台湾。 多年来,两岸画家和有识之士经过了很多努力,希望有一天“破镜重圆”,重新合并了这幅画。

【要闻】资料:《富春山居图》及简介(图)

黄公望是元代画坛的宗师,是《元四家》第一部黄公望晚年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中国以前传入的山水画取得的艺术成果可谓空前绝后,历代不如。

这幅名画在随后的数百年间,历经曲折。 从画中写跋文看。 这幅画最初是为无用的禅师制作的。 100多年后的明成化年间,为著名画家沈周所得。 明万年间,又回到大书画家董其昌的一切。 但很快就为宜兴吴的力矩转了手。 吴又告诉了儿子吴洪裕。 吴洪裕特意在家里做了富春轩藏之。 吴洪裕爱这幅画的若宝,临终时,实际上想模仿唐太宗在“兰亭序”殉教的例子,指示人把这幅画投入火中,殉教。 幸好侄子吴子文目明手快,在另一卷中画了易之,从火中夺取了《富春山居图》,保护他免受《火的殉教》。 但是,画的前段已经烧了寸许,从此分为长短两段。 之后,烧毁处完善的一段单独裱糊,被称为“残山图”,现在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 画了前段(短段)的“残山图”,最后交到画家吴湖帆手中。 当时在浙江省博工作的沙孟海得到了这个消息,心情非常不安。

【要闻】资料:《富春山居图》及简介(图)

他认为,这个国宝辗转于民间,但受条件限制,不容易保存,只有国家收藏是万全之策。 于是多次去上海和吴湖帆碰头。 懂大义。 吴得到这幅名画,本来不打算转让。 但是沙先生并没有失望。 我还在上海杭之间穿梭。 另外,请离开钱镜塘、谢椎柳等名家绕行。 吴湖帆被沙老的真诚之心所感动,终于同意切断。 下半场被清宫藏得很深,被运到了台湾。 几百年后,这本书分成两部分,不再重叠。

【要闻】资料:《富春山居图》及简介(图)

多年来,两岸的书法家和有心人都在努力,希望有一天“破镜重圆”能重新整合这幅画。 画的后段(长段)从吴家流中散失后,很多人收藏,清干隆十一年流放清宫。 自称风雅的干隆帝竟然不知宝,认定为赝品,对另一卷别人模仿的《富春山居图》大加赞扬,还加上了题跋和鉌印,很有趣。 但幸运的是,它的真迹宁可得到“全壁”,在解放前一晚被运到台湾,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标题:【要闻】资料:《富春山居图》及简介(图)

地址:http://www.jcpa.cn/blgxw/18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