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50字,读完约3分钟

人证郑小瑛(厦门爱乐管弦乐团艺术总监)

厦门市政协主席强烈邀请郑小瑛

台湾海网10月5日电(海峡导报记者崔晓旭/文吴晓平/图通讯员张炳月) 1997年春,厦门市政协主席蔡望怀给已经离婚的北京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爱乐女”乐团音乐指导郑小瑛教授打电话,自我介绍如下

“蔡主席告诉我,殷承宗已经在世界上演奏了300多首《黄河》钢琴协奏曲,但不能为家乡演出。 因为家乡还没有交响乐团。 他邀请我去厦门创办民营乐团,还有殷承宗推荐我,说乐团的经费完全不用担心,有政府和公司的大力支持。 郑小瑛想。

【要闻】厦门打造自己的交响乐团—厦门爱乐乐团

但是郑小瑛对厦门一无所知。 1997年4月,蔡主席邀请郑小瑛先去厦门。

这样,作为我国第一位女指挥家,年龄相近的郑小瑛带着疑问进入厦门。 不久,她就被厦门感动了。

1997年8月1日,郑小瑛收到工商局传真的“厦门爱乐交响乐团有限企业”公司法人营业执照。 于是,郑小瑛正式邀请有乐队管理经验的中央芭蕾舞剧场刚退休的乐队领袖姜克先生担任副总裁,开始制定乐队章程条例。

“当时厦门市的领导人对我说,厦门没有组建过交响乐团,找不到合适的候选人就帮助了我。 这个团交给我了,放手了。 ”。

第一份合同年薪只有13万

当时国内年轻一代指挥的工资约为90万到200万人,而且他们是郑小瑛的学生们。 郑小瑛第一次在厦门创业时,无论就业还是生活条件比他们差,她的第一份合同年薪都只有13万,但她什么条件也没说就骑马了。

建团一开始,郑小瑛和她的乐队成员住在鼓浪屿经贸干学校的集体宿舍,但后来赞助商没有付房租,所以各自去租房子了。 郑小瑛搬到了鹿礁路大约40平方米,2室1室的小套房。 大房间里只有一张大床。 小房间里只要有一张电脑桌就满了。 小大厅里只有七八平方米。 放一杯茶,办公室和吃饭都做。

【要闻】厦门打造自己的交响乐团—厦门爱乐乐团

独一无二的“郑小瑛模式”

厦门爱乐管弦乐团是国内唯一的“民事务助”职业交响乐团,由政府支持,得到社会、公司的经济支持,但不是由国家编制的。

因为乐队的特殊性质,和公务文艺团体不同,想和乐队签约的音乐家都在这里不承认现有的角色和学历,只承认业务实力。 没有终点制。 如果有更合适的候选人,你会被取代。 表示工资根据工作单位和工时分等级支付,根据劳动进行分配。 管弦乐队每天练习5个小时,周末开不同节目的音乐会,音乐家们很辛苦,但艺术上一定有收获。

【要闻】厦门打造自己的交响乐团—厦门爱乐乐团

乐队领袖郑小瑛也有自己的音乐模式,媒体将其冠以“郑小瑛模式”一边演奏一边解说,在享受音乐中接受教育,这是唯一的模式,这种模式也是中国前所未有的音乐普及方法。

标题:【要闻】厦门打造自己的交响乐团—厦门爱乐乐团

地址:http://www.jcpa.cn/blgxw/19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