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70字,读完约5分钟

8月22日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诞生110周年。 94年前,16岁的邓小平去法国打工,寻求科学知识和救国真理,从此踏上了漫长的革命道路。

从南部港口马赛到北部小镇巴约,从中部城市蒙太奇到首都巴黎,当时的留学足迹讲述了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和这个欧洲国家之间莫名的缘分。

【辗转来住】

“100多名中国人,15岁到25岁之间,穿着西装,戴着宽大的帽子,蹬鞋,看起来很有礼貌,安静地站在《安德烈·鲁本》号的甲板上。 ”——摘自马赛市政府档案馆留下的1920年10月20日的《小马赛人报》。

1920年8月27日,刚满16岁的邓小平作为四川重庆劳动留学准备学校毕业学生离开家乡,踏上了法国之旅。 月11日,他和同学们一起在上海码头坐法国邮船开始远航。 海上摇晃39昼夜后,这些中华学子终于于10月19日到达法国南部的港口城市马赛,成为当地不少情报。

法国当时只有北部的小镇巴约中学这一寄宿中学可以接受不会法语的外国学生,所以邓小平等人不怎么在马赛逗留,继续了近千公里的长途旅行,从南北几乎勾结起来从法国来到巴约。

现在,改名为沙巴台耶中学的这所学校有厚厚的“中国文件”。 资料显示,邓小平和其他中国学生同年10月22日正式注册为巴约中学,邓小平在巴约市政府的居住登记号码为140,注册为他的学名邓希贤。

【半工半读体臭辛苦】

“洗衣费7法郎、被子租金7法郎、房租、公共管理费12法郎、住宿费200法郎……”——巴约中学留下的表格中记载了1921年3月每个学生支付的生活费清单。

除了住宿和管理相关费用统一以外,中国学生的零用现金支出不同,贵的达到50法郎,少的只有十几法郎。 邓希贤名下的零用现金支出是18.65法郎。 校方说,从这笔支出来看,邓小平当时相当节俭。

校方曾为中国学生专业开设法语课。 但是,当时的中国政府不久中断了对这些学生的财政援助,邓小平及其同学不得不学习了5个多月才离开,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

邓小平等人辗转来到东部勃艮第地区的小镇克雷佐,进入施奈德工厂工作,从事轧制工作,据说任务繁重,疲劳,报酬低。 据说每天的工资是6.6法郎,不仅难以负担学费,吃饭也不容易。 不久他辞去了工作,通过人的介绍向中部城市蒙太奇寻求了新的道路。

在蒙太奇学习的男子中学位于市中心,现在不存在,但学校的建筑物还留着,改建成了蒙太奇的市政府。 据说市政府二楼是当时邓小平等中国学生住的宿舍。

1999年,中法曾经共同举办中国留学生打工学展览会。 根据当时的展览会,邓小平在蒙太奇市工作时不能支付学费,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个城市北边的哈金森橡胶厂工作。

现在这个橡胶工厂已经变成了汽车零件工厂,当时的工厂也建设了当地驻军的兵营。

"认识战友参加革命. "

“巴黎金阁街17号”——上一代中国共产党留法时探索救国真理的地方。 现在酒店的外墙作为巴黎的历史文物,受到法律保护,严禁任何变更。

在蒙塔日逗留期间,邓小平结实了王若飞、郑超麟等革命青年,开始阅读一些进步的书。 年轻的邓小平体验了生活的痛苦,理解了工人受到的残酷剥削,他和一群先进的中国留学生在俄罗斯10月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2年6月,赵世炎、周恩来、李维汉等18名中国革命青年在巴黎布洛涅森林召开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来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第一次代表大会。 不久邓小平加入了这个组织,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

邓小平后来来到巴黎,进入了位于西郊的雷诺汽车厂。 他那年住的情况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留在雷诺工厂的文件中发现了邓小平的个人登记卡。 他的登记证号码是82409A,在这家工厂的夹紧工厂工作。

有记述说邓小平喜欢足球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巴黎人喜欢足球,各种足球比赛接连不断,年轻的邓小平对足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足球比赛成了他工作的休闲娱乐。

在巴黎期间,邓小平遇见周恩来,开始了共同的革命活动生涯。 巴黎南部的意大利广场附近有一条叫黄金广场的小街,街角有一家小咖啡馆,楼上只有4.5平方米的小屋是旅欧党团组织活动的地方,周恩来、邓小平和其他革命同志经常在这里聚集,组织各种活动,

1923年夏天,邓小平加入青年团领导机构,担任《红光》杂志的编辑,由周恩来直接领导。 邓小平负责刊物的刻版油印事业,但他的事业是认真负责的,所以大家都称赞他是“油印博士”。 第二年7月,周恩来调到国内,20岁的邓小平在旅欧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执行委员,不久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

1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

标题:“探寻邓小平法兰西岁月”

地址:http://www.jcpa.cn/blgxw/21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