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92字,读完约6分钟

在劳动节期间,东莞松山湖的一家精密制造企业宣布建造无人工厂,这将大量工人从危险而枯燥的生产线上解放出来。

巧合的是,在一个小假期后,长江三角洲的扬州官员也宣布建立一个智能制造机器替代专家数据库,并透露无人驾驶车间预计将出现在今年扬州。

尽管无人操作的车间仍然需要人来控制它们,但这样的消息将机器替代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为智能制造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想象空空间。

此前,浙江、广东等省宣布启动机器替代计划。以广东为例,未来三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将达到9430亿元,将推动1950多家工业企业实施机械替代。工业和信息化部还下发了《关于在2015年启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今年启动30多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然而,业界普遍认为机器替代并不容易。特别是,机器替代应该与产业升级相结合,而不是简单地用机器代替劳动力。对于国内机器人行业和政府来说,除了追求机器人制造的核心技术突破外,更应该关注机器人配套服务的拓展。

一年半收回投资?

1000个机器人。

位于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的广东常颖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宣布了无人工厂建设系统的第一阶段,将替换约3000名工人。

目前,第一批100个机器人已经到达。正是因为使用了这些机器人,我们看到了好处,所以我们决定在这方面加快努力。常颖精密的总经理助理罗伟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他们内部的计算,这些机器人的成本回收周期只有一年半左右。

这家工厂的研磨车间率先使用机器人。据罗伟强介绍,原来的打磨车间用了600名工人,但现在通过引进60个打磨机器人,工人数量已经减少到60人。我们的目标是将人数减少到20人。罗伟强表示,与手工打磨相比,机器人打磨的平均次品率降低了20.7%,效率提高了两倍,机器人的平均生产率超过了2.1万件/月。

该公司董事长陈启兴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无人工厂并不意味着没有人,但它们将大规模裁员,甚至达到90%的水平。陈启兴说,如果按目前手工操作的生产水平计算,工厂需要2000人,但智能工厂建成后,虽然仍需要一些软件系统和中后台管理人员,预计不会超过200人。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等地的劳动力短缺加剧。企业不仅很难招到工人,还面临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制造业巨头富士康率先在该行业推出了机器替代计划。2011年,郭台铭提议在三年内部署100万机器人。虽然富士康还没有达到这个目标,工厂里的工人数量明显减少了,但是我们的产值并没有下降。富士康的一名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机器换人”奇点临近:压缩90%人工?

家电标杆企业美的自2012年以来也加大了自动化力度。据了解,到2014年底,美的拥有800个六轴机器人,预计该集团将在2015年增加600个机器人。

该公司家庭空调度部门的制造副总裁吴守宝认为,2015年可能是一个分水岭。他透露,今年,他们的工厂将在自动化方面投资8亿~ 10亿元,在未来5年内投资50亿元用于生产自动化,在2012~2014年的前3年投资10亿元。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开始鼓励企业用真钱换机器。以东莞为例,该市设立了东莞机器替代专项基金。从2014年开始,每年投入2亿元,连续三年累计投入6亿元支持企业实施机器替代。最高补贴比例可达设备总数的15%。

据了解,文章开头提到的常颖公司的机器人自动抛光车间被列为机器替代应用的重点支持项目,正在东莞申请400万元的资助。

支持服务不需要跟上

尽管有一些机器替代的迹象,机器人行业并不盲目乐观。

市场确实很大,但我个人认为,机器替代并没有完全解决经济问题。深圳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吴寿宝还透露,对于美国来说,单点机器人已经用低技术和低成本高效益的投资制成。未来,将需要更系统的资金,对内部控制的挑战也将增加。我们密切关注投入和产出,这不会影响业务绩效和增加消费者成本。吴寿宝说:

事实上,在机器替代过程中,目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高端机器人在低端行业的应用,如浴室硬件(研磨和抛光)。也就是说,这类产业的生产方式与传统相比非常落后,产业领域非常广泛,空市场非常大,而且对价格极其敏感,但机器人在这方面的复杂性远远大于焊接等机器人。

它要求机器人本体防水、防尘、防爆。控制要求包括力控制、离线编程等。,而该过程需要表面规划、抛光等。这非常复杂并导致极高的成本。沈阳宋新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总裁曲道魁指出。

对于这类企业来说,如果盲目赶时髦,换机器,即使有政府补贴,也很可能因为高投入而导致生存危机。

全球四大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之一的abb中国总裁顾春元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也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政府补贴和以运动的方式推广机器替代仍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顾春元认为,制造企业和政府不应该仅仅从替代的角度来看待机器人,而应该深入思考如何利用机器人改变工艺流程,解决制造周期、成本和整个工艺流程的问题,使产品更具竞争力,从而实现转型升级。

在他看来,政府应该积极培育机器人的上下游产业链,因为机器人本身提供了一个系统。斯托比尔(杭州)精密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机器人事业部副经理张振惠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也表示,如果新产品找不到下游集成伙伴或解决方案,推出机器人也没用。

毕雷亚持相同观点。他认为,目前,除了机器人制造技术上的突破外,机器人推广应用服务的不足还应得到弥补。这包括维护、过程修改和调整等。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原来的工厂买了机器人来制造电脑,但两年后想制造手机,就必须解决原来的机器人能否快速改造以适应新任务的问题。毕表示,这个市场非常广阔,对中国很多自动化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机遇。

标题:“机器换人”奇点临近:压缩90%人工?

地址:http://www.jcpa.cn/blgxw/4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