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3字,读完约3分钟

虽然上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全球创新浪潮源于欧美,但中东国家也受益匪浅,因为中东掌握了工业创新链中最重要的环节——能源。

计算和信息技术的新革命带来了新的创新浪潮。这股创新浪潮是模块化的,这意味着即使中国不能成为创新的源头,它也可以成为全球创新链中最重要的一环。

在这个环节中最重要的角色是由来已久的中国制造。

小公司的创新浪潮正在到来

从近几年全球科技投资中,我们可以发现美国高科技创新浪潮中有一个新趋势——大量小型创新公司的崛起。

这些小公司,不像中国创新的互联网制造商,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他们最初的科技成果大部分来自大学,他们所做的是将大学的科技成果产业化。

过去,这种任务是由在美国的跨国企业完成的。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百度法案》出台以来,高校的科技成果有了基础出来,小科技公司比大公司更有优势。

他们可以邀请高校的实际发明者成为公司的创始人或股东,股权激励比大公司更开放,这使得国外先进技术几乎越来越多地掌握在小公司手中。

30年来,中国的科技合作一直围绕微软、英特尔等500强跨国企业展开。这对我们国家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建立制造能力,但现在即使我们与500强企业合作,我们也不能再进一步了。

从过去几年500强企业的行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也在积极收购拥有创新技术的小公司。一些R&D 500强企业的能力也在下降,他们自己的技术能力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收购中小型创新公司是一种选择。

然而,中国必须向前迈进,才能真正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站稳脚跟。像财富500强公司一样,中国也需要找到这些尖端的创新型小公司,将美国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

积木创新是最大的特色

在美国小公司的技术创新浪潮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积木式创新。一个流行的解释是即插即用-即插即用公司可以在R&D和工业化的各个方面为您服务。

海印资本投资了xcor,一家美国私人航空/航天公司。这家公司现在只有110人。他们在加利福尼亚的沙漠中制造了一架航天飞机,但是在过去,这是不可想象的,没有美国宇航局的集体合作几乎是不可能的,美国宇航局有成千上万的人。Xcor依靠创新和合作。这家公司唯一的优势是发动机,而剩下的问题,如机翼、起落架、整个结构和航天飞机所需的救生系统,都被外包了。

中国制造应当拥抱小公司创新

过去,大型企业覆盖了从R&D到工业化再到产业链的整个科技成果过程。现在,一些大企业内部的独立职能已经被分割成小公司。只要一个小公司有优势,其他小公司就可以围绕这个优势“搭积木”,利用自己的优势形成一个大系统。这种效率已经开始显现。

这种强有力的合作体系也可以称为“新木桶理论”:一堆长木板可以组合成一个有更多水的木桶。这曾经非常困难。由于过去外部合作非常困难,大型企业之间的谈判过程总是很长。但是现在即插即用的积木式创新使得小公司做复杂的事情成为可能。

中国制造既开放又大规模

创新已经从大公司转移到小公司,效率有所提高,但也遇到了一个瓶颈——小公司的大规模制造能力。

根据我们在美国的长期投资观察,这些创新型小公司擅长R&D,没有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和全球销售能力,而且它们的估值很低,所以很难获得大规模的融资。

问题来了。没有融资,就没有钱来建设工厂和大规模扩张全球市场,估值也不会再次上升。赚钱会更加困难,陷入无鸡无蛋的悖论。

目前,中国制造业正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境,这已成为美国小企业创新链制造能力不足的“解决方案”。

许多人没有意识到中国制造业的真正实力。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开放的大型制造基地。日本、韩国和欧洲都拥有大规模制造能力,但它们并不开放。小米为什么诞生在中国?因为在其他地方,你找不到一家开放的第三方公司来帮助你生产100万部手机。只有中国拥有开放的制造业和大规模的生产能力。

不久前,国务院参事、经济学家左向权威机构提交了一份报告,建议支持外国中小科技企业与中国制造业的直接联系。中国的制造能力是现成的,而且有各种诀窍。只有通过改变生产线,形成生产能力的成本才能大大降低。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新一轮技术创新爆炸之后,中国可能是解决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面临的全球生产瓶颈的唯一解决方案。如果我们能向全世界提供这个解决方案,这意味着中国将在未来的创新链中获得足够的影响力。

因此,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即使中国不能成为全球创新浪潮的源头,它能否控制创新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也许我们的创新能力没有发达国家那么强,但我们可以把这张卡做得很好,它可以为创新产业链提供支撑,反过来,它也会有足够强的控制力。

标题:中国制造应当拥抱小公司创新

地址:http://www.jcpa.cn/blgxw/6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