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95字,读完约7分钟

一个35元的煎饼改变了临沂市平邑县程铮镇油楼村的命运。这个远离城市的小山村现在到处都是别墅和建筑。74岁的李广学(音译)是村里的一名老人,他指着自己126平方米的建筑说,从记事起,他就开始吃煎饼了。他从未想过煎饼会改变他的生活。

原本是想找到出路的

当他们第一次到达上海时,他们很尴尬。碰巧的是,他们在上海卖低成本的煎饼,他们的日子逐渐好转。

即使是现在,去程铮镇油楼村也不容易,那里离平邑镇政府站有八公里。作为一个位于沂蒙山区的山村,通往村庄的道路依然蜿蜒曲折。

友楼村党支部书记李洪成说,抗战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路南区的一个小延安,肖华、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村里工作和生活。像大多数农村地区一样,直到改革开放前,住在茅草房里,点煤油灯,吃地瓜煎饼和穿粗布衣服是村民的全部生活。“人均不到半英亩土地。如果你靠种田,连人都活不了!”58岁的李洪成告诉记者。

杂粮煎饼“摊”出世界:煎饼连锁店拿到200万风投

变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由于经济状况不佳,村里的李荣石和他的两个女儿离开了贫困的油笼屋,去上海寻找生活。李洪成说,李荣石出生在楼楼村,在上海工作。后来,他因为某种原因回到了家乡。当他第一次到达上海时,他们很尴尬。碰巧的是,李一家在上海卖低价煎饼,他们的日子渐渐好起来。

消息传开后,人们一直试图出去寻找生活。1996年春天,一场事故使黄琴琴的家人陷入困境。当她听说一些在上海工作的村民已经回家时,她很快就了解了在上海工作的情况。第二天,他告诉父亲,他将停止学习,去上海工作。绝望中,我父亲和她一起来到了上海。

在上海站稳脚跟并不容易。记者了解到,黄琴琴和他的父亲刚到上海时,起初租了一个两层的门面,做了一些小吃,但生意并不兴隆。

直到有人提到一些事情,她才决定改变职业,尝试做煎饼。黄琴琴的煎饼生意是在他的客户从他的家乡给他带来烤煎饼用的铁蝎子后正式开始的。看到回头客越来越多,她带着母亲去了上海,在那里她们一起吃外卖煎饼。慢慢地,黄琴琴的沂蒙煎饼生意引起了周围的火灾。

提高品味,适应城市人

我们会添加镇上居民喜欢的任何东西。根据他们的口味。

煎饼作为沂蒙山区的传统主食,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友楼村党支部书记李洪成告诉记者,村民们早年去上海打工时,对煎饼技术进行了创新和改革。

据介绍,如今上海著名的沂蒙杂粮煎饼已不再是传统的临沂面饼。取而代之的是,大豆、高粱、小米、绿豆和其他各种谷物被添加到面粉原料中,各种蔬菜和调味品以及肉松、火腿和其他食物也被添加进来。这种煎饼味道更清爽,有很强的谷物味道,更有营养价值。“城里人喜欢什么,我就加什么。根据他们的喜好随时调整,并根据他们的需要决定价格。”李洪成介绍道。

杂粮煎饼“摊”出世界:煎饼连锁店拿到200万风投

记者了解到,煎饼生意越做越好后,黄琴琴开始研究上海本地人的饮食习惯,以适应更多人的口味。1997年春天,黄琴琴在他的煎饼里加入了上海人喜欢的甜酱;为了适应外国人的口味和上海人对营养的重视,1998年,她在煎饼里加入了冷菜和热菜。这个想法对她的煎饼摊生意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些顾客甚至问她是不是“老上海人”。

杂粮煎饼“摊”出世界:煎饼连锁店拿到200万风投

随着黄琴琴的不断创新,她的杂粮煎饼生意越来越受欢迎。十年前,她的年收入达到20万元。现在她在上海开了几家煎饼店,许多家乡的农家妇女被招去帮忙做“沂蒙杂粮煎饼”。为此,黄琴琴还获得了平邑县“巾帼不让须眉”和平邑县“贤妻良母”的荣誉称号,被选为第十二届“临沂市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

据程铮新闻中心主任周国庆介绍,在友楼村的带动下,于涛和北阳庄村的村民也开始经营烤饼生意。目前,程铮镇外约有6000人从事煎饼烘烤业务,老、中、年轻一代的煎饼人每年给家乡带来近2亿的收入。

年轻人通过煎饼获得风险投资

目前,他拥有40多家煎饼店,平均每天收入约2500元。

村党委书记李洪成告诉记者,由两个自然村组合而成的游楼村有1876人,70%的人口在外面摊薄煎饼,除了出国外,煎饼还在全国广泛分发。记者了解到,在这些人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十二万的年收入,而是在考虑以煎饼为资源创业。

作为一个地方政府,程铮镇也注意到了这一趋势。2010年,程铮镇组织了27名在沪等地从事煎饼业务的“煎饼大师”,举办了首届煎饼大赛,评选出“青年党员创业之星”。

虽然余恩东不是程铮人,但他也是沂蒙人,加入了煎饼创业大军。生于1988年的他在武汉读书时,发现大学周围几乎都是煎饼摊。那时,他的表弟也在学校周围卖煎饼。这个4平方米的小店每年都有几十万的利润,这让他很惊讶。

余恩东发现这种家乡的沂蒙煎饼只能在学校附近买到,在市中心很难吃到煎饼,更别说在商场里买了。后来他决定进入武汉商业区,注册了武汉鲁汉清饮食文化管理公司,开始经营煎饼。

为了节约成本,余恩东去年五一期间选择了一个不到15平方米的小店开张。短短5个月,余恩东在武汉开了13家店,其中4家是自营店,9家是加盟店。去年8月底,余恩东的煎饼连锁店获得了200万元的初始风险资本。

余恩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有40多家煎饼店,平均每天收入约2500元,利润可观。“如今,都市人不再追求老式的煎饼,而是追求更科学、更高端的饮食需求。”他透露,在他的店里,一个有很多辅料的煎饼可以卖到30元。

余恩东说,虽然很多人都在做煎饼生意,但是没有人整合这个资源,他要把沂蒙煎饼打造成一个民族品牌。“现在我要去郑州设立分公司,然后去北京等一线城市推广全国市场,建立自己的品牌。”

上海有近30个小山村买房子

我没想到煎饼能赚这么多钱。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村现在很富裕。

今天的油篮村不再是过去的样子了。11月19日,记者看到,除了54栋别墅外,村里还建了4栋楼,容纳了64户人家。

十多年前,楼楼村的人们不敢想象有一天他们会住在这么好的房子里。山里没有水,山里也没有矿。虽然金银花和各种水果很丰富,但由于交通不畅,卖不出好价钱。

74岁的村民李广学(音)指着他那栋126平方米的建筑说,当他想起它的时候,他就开始吃煎饼。他从未想过煎饼会改变他的生活。2010年,他搬进了现在的大楼。"这辈子,我以为我可以住在这栋楼里!"

李光学告诉记者,在今天的油篮村,家家户户都有人摊煎饼做生意。以你自己为例。在他的六个孩子中,有两个女儿靠煎饼生意为生。“尔尼兹在上海,一年有20万。我没想到煎饼会这样赚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村早就富裕了。”

就连村书记李洪成的孩子们现在也在外面摊薄煎饼。他告诉记者,他31岁的儿子和25岁的女儿都在上海。“我女儿在闵行区。她不久前刚买了30多万辆私家车,花了170万美元买了一栋小房子。”

如今,新一代的油篮摊煎饼已经成为一个“新城市主义者”,他们从东方明珠购买房屋和土地(报价:600637,购买),这比黄金还贵。据李洪成介绍,在这个小山村,仅上海就有近30栋房子。

李洪成也想过给他的儿子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安心做一名办公室职员,但是他的儿子拒绝了。“事实上,它仍然是一个煎饼赚钱。一个五美元的煎饼要花两美元,而且利润丰厚。”

他还告诉记者,如今,以游楼村为中心,整个程铮镇已经将煎饼摊铺遍了全国,在大学和市场附近很少能找到没有同龄人的煎饼摊。

由于生意兴隆,除了春节期间,其他地方的村民都不愿意回家。李洪成告诉记者,春节期间,村里没有堵车,停在路边的好车都是宝马和奔驰。在娄楼村附近的一个村子里,一辆玛莎拉蒂甚至在去年春节期间被召回。

标题:杂粮煎饼“摊”出世界:煎饼连锁店拿到200万风投

地址:http://www.jcpa.cn/blgxw/17053.html